首页>专题教程>安卓资讯>华为生态取代安卓大势所趋 搭载鸿蒙系统手机吹响“冲锋号”

华为生态取代安卓大势所趋 搭载鸿蒙系统手机吹响“冲锋号”

Harin Harin   |   2020-08-17 20:08

       

       据供应链16日消息,在HMS生态高速增长和外部环境压力影响下,华为开始考虑更多的自主终端计划,比如搭载鸿蒙系统的手机。上周,华为董事、战略研究院院长徐文伟在中国信息化百人会2020年峰会上表示,在操作系统领域,华为认为未来模式的引领者,应该是用开放对抗封闭,用协同对抗割裂。华为对Hi AI,华为从云、端、芯三层能力开放,助力开发者商业成功,当前AI合作伙伴已经超过4000家,HMS(华为移动服务)生态加速走向海外,全球月活用户超过7亿,注册的开发者已经达到160万,超过8万个应用已经集成了华为的HMS Core,而相应的应用数量还在快速增加。”


  华为终端负责人余承东也曾公开表示,华为HMS生态目前仅次于安卓、iOS,全球排名前三,照这样态势发展下去,不出意料,华为HMS可能成为全球最受用户欢迎的生态系统。余承东还透露,鸿蒙系统已经在华为手机上完成了测试,测试结果显示已达到商用水平,随时可以投入使用。未来如果出现被禁用安卓系统的情况,只需1-2天,华为就能将安卓系统迁移到鸿蒙OS,非常便捷。目前考虑到生态和合作伙伴,华为手机还是优先使用安卓系统。


余承东在2019年开发者大会上演讲


      迄今为止,鸿蒙系统正式发布已经一年了。据说迟迟没有推出来,主要原因在于HMS生态系统可支持的APP较少,会造成用户接受度不高。但近来HMS生态的迅速发展,很大程度上解决了这一顾虑。据悉华为将在今年9月份举行开发者大会,正式推出鸿蒙OS2.0系统,这一系统初步计划应用在国产PC,手表/手环,以及车机,鸿蒙3.0系统也将在明年发布。根据华为公开的鸿蒙OS演进路线来看,未来汽车、智能手表、机器人、耳机、平板、笔记本、手机等智能设备都要用鸿蒙系统。鸿蒙承载着华为打造未来操作系统的期望,被定义为“基于微内核的全场景分布式OS”。看到这,想必大家有点疑惑:什么是微内核?它能为鸿蒙带来什么?


  一、基于“微内核”打造,系统安全性和效率更高

  2019年余承东在开发者大会上详细地介绍了鸿蒙系统的独特之处。据了解,鸿蒙系统与安卓系统最大的本质区别在于,它基于“微内核”打造的,大家熟知的黑莓QNS、谷歌Fuchsia系统同样使用了这一架构。


       按内核种类分操作系统有三种类型,以安卓、Linux为代表的宏内核架构系统、以Windows则和鸿蒙、谷歌Fuchsia微内核架构、还有以iOS为代表的混合内核架构。与宏内核相比,微内核架构有什么优势?简单来说,微内核架构沿用了“模块化”理念,而宏内核架构则不然。


  微内核的核心代码数量较少,我们熟知的文件系统、设备驱动、虚拟内存管理、网络协议栈等服务均放在核心之外;但宏内核不尽然,在一个内核中既集成了底层核心,还有很多系统服务,因此变得大而全。


华为鸿蒙基于“微内核”打造


  借助微内核架构,鸿蒙系统的首个特性就是能够实现“模块化解耦”,这也是鸿蒙系统能够成为全平台系统的主要原因。对大部分开发者来说,使用鸿蒙系统只要在适配不同硬件的时对外围服务进行小幅度调整,然后不加修改地接入鸿蒙内核便能完成适配,工作量大大减少。


  另外,微内核系统还有很多优点。比如安全性更高,先前我们说到内核和服务是相互隔离的两个模块,如果遇到黑客攻击,最多只能破坏单个模块,无法攻击内核接管核心服务,而且只是单一模块出现Bug并不会影响到核心运作;代码更少效率高,安卓系统底层核心代码数量巨大,整系统代码数超1亿行,但真正有价值的代码数仅占8%。而使用微内核的鸿蒙系统,相对来说,体积更小、效率更高。


  二、采用分布式架构,软件开发更简便

  余承东介绍,鸿蒙系统是首款实现“分布式架构”的终端OS,主要优势在于能够实现“跨终端无缝协同体验”。其核心技术特点在于“公共通信平台”“分布式数据管理”“分布式能力调度”和“虚拟外设”,总的来说,能大幅度降低开发者开发跨终端应用的难度。


  举个例子,一名苹果生态开发者在能同时应用在iPhone、iPad和Mac上的软件时,在简化多终端开发环境后还要进行多次再开发,才能让软件在三款终端上稳定运行。但在鸿蒙系统开发的话,开发人员只要在开发工具上写一次代码,软件就能同时用于手机、平板、电脑和智能手表上,工作量大大减轻。


  三、确定时延引擎和高性能IPC技术,运行更流畅

  “确定时延引擎”的功能在于,它能够针对任务的优先级调动硬件资源,在此机制之下应用响应时延能够降低25.7%。而“高性能IPC”实现的基础是微内核系统,由于内核结构小巧,所以IPC性能最高能提升5倍。


  华为鸿蒙系统有更合理的底层架构“微内核”,这就使得鸿蒙在流畅性、稳定性、安全性、多终端适配度等方面远胜过安卓系统。因此很多人非常看好鸿蒙,认为鸿蒙取代安卓是迟早的事,两者之间的争夺战无法避免,此次搭载鸿蒙系统的手机的推出,就是华为向安卓发起攻势的冲锋号。不过遗憾的是,华为方目前尚未透露要主动挑战安卓的意思,还是一个防守的姿态。具体情况如何我们不得而知,不过可以肯定的是,此次鸿蒙系统进入市场也就意味着华为消费者业务进入到了一个新的阶段。